“减肥神药”GLP-1 再爆新技能:司美格鲁肽不仅能减肥,还能“解酒”!
发表时间:2025-10-24近年来,“减肥神药”GLP-1受体激动剂(GLP-1RAs,如司美格鲁肽、替尔泊肽、利拉鲁肽等)凭借显著的降糖与减重功效,一跃成为代谢领域的明星药物。而近期研究又发现,它们或许还具备一项意想不到的新功能——减少饮酒欲望和酒精摄入量。
酒精带来的健康威胁不可小觑。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与酒精相关的疾病,即使是轻度饮酒,也可能增加癌症、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风险。传统戒酒药如纳曲酮、阿坎酸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,疗效有限且个体差异较大。相比之下,如果GLP-1RAs能够从“外周机制”入手——例如减缓酒精吸收、延迟醉酒反应——将为酒精依赖治疗开辟全新思路。
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团队近期在《Scientific Reports》上发表的一项初步研究,对此进行了验证。研究纳入20名BMI≥30的肥胖成年人,其中10人已连续使用GLP-1RA至少4周(包括司美格鲁肽、利拉鲁肽及替尔泊肽),其余10人为未使用任何减重药物的对照组。两组参与者的饮酒频率与量基本一致,并通过酒精使用障碍筛查(AUDIT)排除了严重酒精依赖。
实验中,研究者根据参与者性别、体重及年龄计算出使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.1g/dl的个体化饮酒剂量。饮用的酒精饮品由伏特加与果汁按1:3比例混合,在1小时内分三次饮完。整个过程中,研究者持续监测呼气酒精浓度(BrAC),并让参与者通过视觉评分量表(VAS)评估醉酒感、恶心感与饮酒欲望,同时记录血糖与食欲变化。
结果显示,GLP-1RA组的酒精吸收明显更慢。饮酒10分钟后,对照组BrAC已达0.037g/dl,而GLP-1组仅为0.021g/dl(p=0.014);20分钟时差距最大,分别为0.037g/dl和0.017g/dl(p=0.001)。总体酒精暴露量(AUC)也显著更低(p=0.008)。主观醉酒评分与之吻合——GLP-1RA组的醉酒感更轻,且并非由恶心引起。
此外,GLP-1RA组在饮酒前的酒精渴望评分就显著更低(p=0.03),表明药物可能从心理层面降低了对酒精的兴趣。对照组在饮酒后出现明显食欲上升,而GLP-1RA组几乎无变化,印证了GLP-1RAs已知的抑制食欲作用。
研究团队认为,GLP-1RAs减缓酒精吸收的关键机制在于其延迟胃排空的作用。由于酒精主要在小肠吸收,胃排空速度减慢后,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自然降低,从而延迟醉酒感的出现。这种“外周机制”与传统药物双硫仑相似,但GLP-1RAs可能还兼具中枢效应——能作用于大脑奖赏系统,进一步抑制饮酒欲望。
当然,该研究仍属探索性工作。样本量较小、未采用随机对照设计,且GLP-1RA组使用的药物种类不一,仍需更大规模的临床验证。但其初步结果已提示:GLP-1RAs或许能成为未来“控酒”治疗的新方向,不仅帮助肥胖者管理体重,也有望辅助减少饮酒行为,甚至应用于酒精使用障碍的治疗中。
从控制血糖、减轻体重,到影响饮酒行为,GLP-1RAs的多重作用正不断刷新人们对代谢药物的认识。它们或许不是“万能药”,却展示出连接代谢调节与行为干预的独特潜力,为同时面临肥胖与酒精问题的人群带来新的希望。



